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。面對疫情導致的延期開學,學校認真貫徹教育部、省教育廳要求,統一部署,精準發力,科學安排,扎實推進在線教學工作。
2月24日,學校迎來了線上開課第一天。全校共498門次課程開展線上教學,廣大老師充分利用中國大學MOOC、超星爾雅、省高校在線共享平臺等課程平臺,靈活運用釘釘、騰訊課堂、課堂派、學習通等教學工具開展直播教學和答疑輔導。僅在超星平臺上,截止24日下午三點,學生在線訪數已達21173人次。部分課程在平臺出現卡頓的情況下,及時采用備用方案完成授課。開課兩天來,按原計劃課表應開課程863門次,實際在線教學課程810門次,占93.86%,未開課的多為實驗(實訓)課程。管理、城建、基礎、家揚、馬院、藝術學院實現了100%在線授課。



面對首次進行大規模在線教學的巨大挑戰,教務處制定了詳細的在線教學方案,教學質量監控中心組織開展系列線上教學技能提升培訓,各學院都推出了線上教學“組合拳”,老師們使出“十八般武藝”,變身網絡主播,奏響了全員育人“好聲音”,保證停課不停教、停課不停學,標準不減、質量不降。為加強在線教學保障,2月17日起全體教學管理人員進入在線上班模式,實行“白+黑”彈性工作制。

2月25日,副校長葉時平主持召開了首次線上教學例會,教務處、教學質量監控中心、各學院教學副院長參加會議。兩個職能處室介紹了近期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,各學院匯報了在線教學情況、存在問題,大家共同商談解決方案和提升策略。
葉時平副校長簡要回顧了上一階段的工作,對現階段工作提出了要求,通報了本年度、學期的重點工作。他要求:
第一,要同時抓好疫情防控和線上教學兩項工作。雖然疫情有所好轉,但還沒有解除,還是要按上級和學校的要求做好防疫工作,督促自己和師生做好打卡、自身防護等工作。要按照教育部“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、高校不開學;高校開學后,要嚴格措施,加大校園管理力度”的要求,做好線上教學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思想準備。要根據這兩天的實施情況,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;要做好線上教學的總結工作,更好地提升線上教學質量。在線教學涉及面廣,受眾面也比在教室里廣,各學院要壓實責任,管好課堂,特別是課堂的價值觀等問題。
第二,要做好返校后正常教學的準備工作。包括教學計劃的調整、課程教師的落實、實習實驗與畢業環節的落實、教材的落實工作。課程延后了,但教學環節不能少,尤其是實驗實訓課程、暑期短學期等,要集思廣益,做好謀劃和協調。
第三,要做好畢業環節的工作。要盡可能把工作做到前面,這段時間畢業論文指導、畢業生的選修課、補修課等事情可以做的要先做起來。要安排得更緊湊一些,做好預案,不大幅度推遲畢業生的畢業時間。
(消息來源:教務處
)